中经评论:夏粮丰收 将“中国饭碗”端稳端牢
来源: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:粒粒粮食,中国饭碗饱含农民辛勤汗水,中经也离不开好政策精准发力。评论庆阳市某某酸菜鱼专卖店夏粮丰收令人欣喜,夏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。丰收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将端必须谋划长远。稳端这就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,中国饭碗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中经 全国夏粮获得丰收!评论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,夏粮2024年,丰收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,将端单产有所增加。稳端夏粮产量2995.6亿斤,中国饭碗庆阳市某某酸菜鱼专卖店比上年增加72.5亿斤,增长2.5%。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,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。粮食丰收,从来都不能只靠“天公作美”,而是要“人努力,天帮忙”。在去冬今春雨雪寒潮、春季病虫害、夏季干热风、洪涝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下,夏粮交出“丰收答卷”,实属不易。 从成绩单上看,有两组数据表现“亮眼”。一是播种面积保持稳定,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19.6万亩,比上年增加6.8万亩,这为夏粮增产夯实底盘;二是单产有所增加,2024年全国夏粮单产375.2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9.0公斤/亩,这为夏粮产量创新高做足增量。 粒粒粮食,饱含农民辛勤汗水,也离不开好政策精准发力。近年来,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,毫不松懈抓紧抓实粮食生产,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、挖掘新空间、培育新优势。比如,为稳定夏粮种植面积,国家继续加大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力度,去年秋播前就提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,为粮农吃下“定心丸”。又如,中央财政首次提前下拨16亿元小麦“一喷三防”资金,对提高单产十分有利。 夏粮丰收令人欣喜,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。粮食安全这根弦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夏粮只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0%多,大头还在秋粮,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%以上。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,进入夏季以来,我国出现了持续的“南涝北旱”现象。夏粮丰收之后如何保证秋粮生产,是接下来关注的重点。 再从中长期看,由于人多地少,我国粮食供求仍是紧平衡态势。且受到资源、环境以及育种技术研发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,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。近年来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,各国首先捂紧自己的粮袋子,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的难度也在加大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必须谋划长远。这就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,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评估数据显示,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1到2个等级,粮食产能将平均提高10%到20%。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,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%左右。因此,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,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加快建设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、稳产高产、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,不断夯牢粮食产能基础。 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。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%以上,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%。但是新品种一般培育周期长、难度大、失败率高。因此,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加快现代种业转型升级,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。 还要看到,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。农民愿不愿意种粮、种多少粮,关键是看能不能赚到钱。因此,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,让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入”,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。此外,粮食产业是个整体概念,不仅包括生产,也包括储存、加工、运销等环节。这就要求,在不断优化生产体系的同时,也要提升粮食流通水平,逐步建立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。 仓廪实,天下安。接下来,巩固夏粮丰收的良好形势,持续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,继续将“中国饭碗”端稳端牢。(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普京生日当天,接到了金正恩的电话
- 半年内两次!美国一波音757客机起飞时轮胎掉落
- 外媒:OpenAI“草莓”项目曝光,提升AI推理
- 热射病与一般中暑的区别在哪?专家解答
- 中国海军军舰赴香港,“门票1分多钟被抢完”
- 考后“真空期” 专家支招做好心理调适
- 这份儿童青少年暑期近视防控指南请查收
- 韩国空军6架战机将赴澳参加美国等多国联合军事演习“漆黑”
- 马克龙要求已辞职总理与法国各党派进行最终谈判
- 身心状态良好 神舟十七号乘组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
- 较去年同期增长213%!泰媒:中泰互免签证带动航班数量激增
- 合肥新增直飞泰国普吉岛客运航线
- 哥伦比亚一陆军基地遭到袭击 8名士兵受伤
- 加拿大航空将接收8架波音737
- 学做这3个动作 帮你缓解腰背痛症状!
- 半年内两次!美国一波音757客机起飞时轮胎掉落
- 伊朗欲迁都,是否距离以色列更近?
- 牛奶、羊奶都能喝,为什么没人喝猪奶?
- 煤制油与食用油混装,疯狂的罐车背后健康隐患有多大?
- 雨水多湿气重 如何预防外湿侵袭?
- 搜索
-